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光子学研究院/党中央精神 2021-05-07 07:54:39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光子学研究院 点击: 收藏本文
述评:解构“中国恐惧症”:杯弓蛇影,百害无益
2021.5.7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6日电 题:解构“中国恐惧症”:杯弓蛇影,百害无益
新华社记者
近年来,在国际格局和新旧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美国国内过度夸大中国实力、强调中国将“主导世界”的“恐华”论调显著升温,甚至成为美两党出台对华强硬政策的重要依据。究其本质,“中国恐惧症”乃是杯弓蛇影式妄想症的一种,有百害而无一益。
一
历史上,基于所谓“黄祸”论的“中国恐惧症”,是种族主义的衍生物,在欧美喧嚣一时。早在19世纪,欧美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偏见,曾借助大众传媒得到传播和强化,其对东西方关系的消极影响遗留至今。进入新世纪之后,污蔑中国的“黄祸”论偶尔还在欧美报刊上露头,甚至堂而皇之地登上报刊封面。
通过炮制“恐惧症”,来制造一个对手,进而打压之,是美国的一贯伎俩。一个可参照的事例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日本恐惧症”。那时,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接近美国的70%,经济实力逼近美国,日本人还收购了纽约地标——洛克菲勒中心。随之,美国胁迫日本签署《广场协议》,日本被迫升值日元,进而加剧泡沫经济,泡沫破裂后即遭遇“失去的二十年”。
近年来,中国发展速度之快,令美西方一些人和势力感到“威胁”,非常“不适”。尤其是作为全球霸主的美国,不能接受中国的和平崛起,不能容忍个别领域被中国赶超,认为这严重威胁美国的全球利益,挑战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于是乎,一些人和势力联手组建反华“小圈子”,大造“中国威胁论”,炮制新版“中国恐惧症”,以孤立中国、遏制中国。
二
为什么说“中国恐惧症”乃是杯弓蛇影?
其一,应客观看待中美实力对比变化。尽管中国的经济总量在缩小与美国的差距,但美国依然是世界头号经济体。尤其在人均收入方面,中美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人均GDP只有美国的六分之一。美国在军事、科技创新等许多领域仍遥遥领先。即便若干年后,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也不能就此认定中国的综合实力超过美国。毕竟,经济总量不是衡量地缘政治实力的唯一标准。正如美国著名国际政治学者约瑟夫·奈指出,声称中国主导国际秩序和美国已衰落的人没有全方位地考虑实力因素;美国军费开支仍是中国的近四倍,美在关键技术上一直保持领先。前白宫国安会中国事务主任何瑞恩认为,当前关于中国不可阻挡地崛起、即将超越摇摇欲坠的美国的说法远非事实。
而且,即便中国块头变大了,但块头大小与威胁与否并无必然联系。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形象地反问:“熊猫块头很大,但是它比秃鹰更危险吗?”
其二,美国政坛对中国历史文化知之甚少。中国人向来讲究“和为贵”,中国发展不是要取代谁、打败谁。中国文化崇尚仁义、中庸、和合,倡导诚信、责任、和谐,这些核心理念和价值观让中华文明持续五千年未曾断绝,至今仍熠熠生辉,展现出凝聚力、创造力、发展力。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同世界各国和平相处、合作共赢,从不谋求世界霸权,中国将走出一条与传统大国轨迹不同的和平崛起之路。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前不久指出,中美一方的成功并不意味着另外一方必须失败,世界容得下一个更好的中国和更好的美国。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认为,北京没有决心统治世界,而是努力地最大程度上发展自己。约瑟夫·奈指出,中国实力的增长很可能会持续下去,但美国不必害怕,中美双方并没有相互构成生死存亡的威胁。两国会竞争,但彼此应克制恐惧。
其三,中国没有也无意试图构建与美对抗的全球同盟体系。勤劳的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都发挥着高度负责任的作用。中国没有主动发起过战争,没有干预过别国内政,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领土,没有“拉帮结派”动辄威胁、制裁他国。中国在政策上和行动上都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秉信“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带一路”倡议即是明证。
其四,中国没有也无意发动对美意识形态对抗。中国始终相信,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中国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不会输出制度与模式,更不愿搞意识形态对抗,将继续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推动发展模式的交流互鉴。中国没有刻意疏远美国认定的“民主国家”,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中美国及其盟友占8个。在许多发展中国家,中国人修桥修路,建学校、医院,援非医疗队数十年来帮助非洲人民与疾病作斗争,但中国从未对这些国家提出任何政治先决条件,没有要求“跟谁走、不跟谁走”。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柯庆生认为,没有证据表明中国试图在世界各地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也没有证据表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建立在意识形态基础之上。
三
鼓噪“中国恐惧症”会陷入“自我实现预言”的怪圈,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
约瑟夫·奈认为,夸大恐惧同低估对手一样危险,可能让美国反应过度;美中必须要避免过度放大可能导致新冷战或热战的恐惧。基辛格认为,美中必须在国际事务上加强相互理解,否则可能引发对双方都不利的灾难性冲突。何瑞恩认为,美两党对华强硬共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中国实力恐慌所推动的,有人还试图利用所谓的“中国威胁”来刺激美国内改革或克服国内分歧,但这终将得不偿失。
专家们认为,鼓噪“中国恐惧症”对美有三大负面影响:一是加剧美内外政策走偏,对削弱中国优势的过度关注可能导致美国忽略本国最重要的任务,比如增强自身优势;二是恶化国内政治斗争,使中国话题沦为政客诋毁对手软弱的工具;三是扩大与盟友和伙伴分歧,几乎没有一个盟友和伙伴认同中国是事关生死存亡威胁的观点,如果美方以此制定政策,试图伤害中国,最终将对美国造成同等甚至更大伤害。
四
鼓噪“中国恐惧症”,进而以此构建对华政策注定失败。
何瑞恩认为,对华恐惧症将滋生焦虑和不安全感,导致对中国的过度反应,进而产生糟糕决策,最终损害美国自身竞争力,所以认清中国是美国政府正确制定中国政策的第一步。
柯庆生认为,对华采取冷战遏制的主张误解中国挑战的性质,借此制定的政策只会削弱美国自己;美国同盟政策或多边外交集中在与中国意识形态斗争上将是严重错误;如果美国参照冷战剧本,动员盟友和伙伴共同反对中国,或试图减缓中国经济增长及限制中国国际影响力,将大错特错;美多数盟友不认为中国是重大威胁,不会参加美国领导的对华冷战遏制努力。
约瑟夫·奈表示,中国的存在没有对美国构成威胁,在当前情况下,中美之间应保持接触,寻找机会,建立合作。
美国知名学者和媒体人扎卡里亚曾经在美《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中国是当前在地缘政治和军事领域高度负责任的国家,与美形成巨大反差。对华发动冷战将严重拖累美经济,受益的只是美军工产业。西方必须接受中国在现行国际体系中扮演更重要角色,而不是不计成本孤立中国。
鼓噪“中国恐惧症”是一种病,非常危险,但并非无药可治,需要的只是抛弃冷战零和思维,秉持平等相互尊重,拥抱开放包容,实现互利共赢。走出这一步就会海阔天空,但如果继续故步自封、讳疾忌医,最终只会贻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