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

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

潘宏

2022年04月11日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入分析了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我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对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史鉴不远:人才对世界科技与文明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人类历史上,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人类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科学和人才中心,引领了不同历史时期世界科技和文明发展。16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科学发展,产生了哥白尼、伽利略、达·芬奇、维萨里等一大批科学家,诞生了《天体运行论》、《人体结构》、天文望远镜等一大批科学名著和科学发明。17世纪的英国,培根经验主义理论和“知识就是力量”的理念加速了科学进步,产生了牛顿、波义耳等科学大师,开辟了力学、化学等多个学科,成为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导。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营造了向往科学的社会氛围,产生了拉格朗日、拉普拉斯、拉瓦锡、安培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卓越科学家,在分析力学、热力学、化学等学科领域作出重大建树。19世纪的德国,产生了爱因斯坦、普朗克、欧姆、高斯、黎曼、李比希、霍夫曼等一大批科学家,创立了相对论、量子力学、有机化学、细胞学说等重大科学理论。20世纪的美国,集聚了费米、冯·诺依曼等一大批顶尖科学家,产生了贝尔、爱迪生、肖克利等一大批顶尖发明家,获得了近70%的诺贝尔奖,产出占同期世界总数60%以上的科学成果,集聚了全球近50%的高被引科学家。

  人类进步发展的轨迹已经证明,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设,对科技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

  史迹可寻: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人才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也是一部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的历史。在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汇集了各方面优秀人才,使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化,并最终形成人才引领发展的国家战略共识。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建立了规模化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为了解决知识分子问题,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党中央于1956年1月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作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和社会作用作出了实事求是的判断,并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判断,中国广大知识分子和优秀人才迎来科学的春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进行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人才议题;多次就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多次就重大方针政策制定,当面听取党内外各方面专家人才的意见建议;多次深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一线,实地调研人才培养使用;多次会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力倡导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在充分调研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召开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其规格之高、内涵之丰富,足以体现党中央对人才战略的高度关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人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史略可期: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奋进新征程,必须深化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始终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多年困扰、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向用人主体授权,当务之急是要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真授、授到位。行政部门应该下放的权力都要下放,用人单位可以自己决定的事情都应该由用人单位决定,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的积极作用。积极为人才松绑,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规律,进一步破除“官本位”、行政化的传统思维。要完善人才管理制度,赋予科学家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放手让他们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基础前沿研究突出原创导向,社会公益性研究突出需求导向,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评价突出市场导向,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战略人才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要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特殊调配机制,制定实施专项行动计划,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调集领军人才,组建攻坚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重视解决青年科技人才面临的实际困难,完善优秀青年人才全链条培养制度。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

  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锚定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远景目标,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聚焦解决基础研究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突破常规,创新模式,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育。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建立交叉学科发展引导机制,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力度。结合新形势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坚持全球视野、世界一流水平,千方百计引进那些能为我们所用的顶尖人才,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采取多种方式开辟人才走出去培养的新路子,使人才培养渠道多元化,储备更多人才。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允许失败、宽容失败,完善科学家本位的科研组织体系。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