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光子学研究院/党中央精神 2022-04-15 09:00:49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光子学研究院 点击: 收藏本文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今天,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提供了根本遵循。
坚持党管人才,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也是我国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当今世界,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大力建设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完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改进党管人才方式方法,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政策环境。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加大团结凝聚、教育引导、联系服务力度,着力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坚持“四个面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撑。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世界各国都在抢抓机遇,国际人才竞争更加激烈。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我们已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必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支撑。支持和鼓励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对标一流水平,根据国家发展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同时,要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为创新成果提供全方位保护,促进创新要素自主有序流动、高效配置,让人才价值得到实现,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
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我国正处于政治最稳定、经济最繁荣、创新最活跃的时期,中华大地正在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这为我们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要抓住历史机遇、乘势而上,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求我们在人才工作中坚持系统观念,统筹谋划好相关工作。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针对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重点抓好战略科学家、顶尖人才、“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培养造就大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同时注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强人才国际交流,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完善科学家本位的科研组织体系,完善科研任务“揭榜挂帅”等制度,大胆使用青年人才,激发创新活力,放开视野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需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用人主体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起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 人民日报 》( 2022年04月15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