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

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

何毅亭
2022年09月28日 | 来源:人民日报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分析当前错综复杂的形势和严峻的风险挑战,再次强调“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带领党和人民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战略定力和责任担当。

  办好自己的事情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定力,增强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形势越是复杂,任务越是艰巨,挑战越是严峻,越要保持战略清醒,越要坚定战略自信,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坚定不移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迈进。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发展变化是由内因决定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体量巨大、向上发展的国家来说,外部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一直都或多或少、或大或小地存在,但归根到底属于外因,不起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新时代10年来,我国遭遇过很多外部风险冲击,最终都能化险为夷,靠的就是办好自己的事情、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形成强大综合国力,正是因为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推进伟大实践、创造伟大成就,中国实现了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跨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在当今这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尤其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通过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只要办好了自己的事情,我们就能成为不稳定、不确定环境中最大的稳定因素、确定因素,就能在变局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办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事情,把党中央在各个方面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好,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这里最重要的,是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带领人民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国家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时代1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总量从50万亿元量级跃升到11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人均GDP从6300美元增长到超过1.2万美元,形成超过4亿人的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正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才能够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才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新时代新征程,一如既往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的重要保障。

  突出抓好高质量发展这件大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顺利开启,未来5年是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搞好这5年的发展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这5年,我们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归结到一点就是贯彻落实好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新发展理念科学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既是行动指南,也是工作要求。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加快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新发展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这里的关键在于畅通经济循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创新是解决“卡脖子”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提高我国创新发展能力,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合优势资源,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加快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新时代新征程,必须进一步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切实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上。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越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面临的任务就越复杂艰巨,就越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迎难而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特别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健全目标优化、分工合理、高效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不竭动力。

  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作出科学阐释,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把党的领导贯彻和体现到全面从严治党、勇于自我革命上。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之所以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奥秘就在于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必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我们要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作者为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


  《 人民日报 》( 2022年09月28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