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光子学研究院/党中央精神 2023-04-13 07:45:54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光子学研究院 点击: 收藏本文
李庆云
2023年04月12日 来源:光明日报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范围内各种“灰犀牛”“黑天鹅”事件频发,加速推动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世界经济大国地位全面提升,综合国力跻身世界前列。随着国家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然而,国际舆论场仍存在对中国形象的“有色滤镜”“双重标准”,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好中国形象尤为迫切。要以国外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好故事,充分展现中国的蓬勃发展和中国人民充满生机的生活,帮助国际社会更客观更真实地认识中国。
凝聚中国精神,塑造可敬的中国形象。国家强盛离不开精神的强盛,民族复兴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外交思想回答了中国应当推动建设什么样的世界、构建什么样的国际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打破了以零和博弈、强权政治为基础的西方中心论,开辟了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新境界,为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夯实了理论底座。其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蕴含着对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的展望;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体现了对国际关系民主化的追求;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强化国际合作的开放性、包容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摆脱人类困境、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智慧。
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要立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文明内涵,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洞察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国际秩序的革新完善不断提供中国思想、中国方略,展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彰显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责任担当,塑造可敬的中国形象。
彰显中国力量,塑造可信的中国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发生巨大变化,展现了中国人民攻坚克难、不懈奋斗的精神面貌。要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彰显中国力量。一是要聚焦发展成就,通过确凿的数字和事实,真诚地描绘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深刻阐释我国的独特国情与道路选择。二是要聚焦价值选择,从坚持走和平发展、可持续发展道路等事实,反映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尊重自然等价值选择。从普通人的视角,可以窥见时代建设发展的大潮,中国成就最生动的诠释,也凝结在一个个普通人、普通家庭的奋斗故事中——人民故事,就是中国故事的最好写照。因此,在叙述方式上,更要强调生活化、精准化,从个人视角出发,立体全景式展现中国人民生活动态,增加故事的亲和力、真实性,在细节处营造出“身临其境”的观感,传递出中国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触发外国受众的共鸣、理解。最终,通过展现中华民族追求梦想、中国人民谋求幸福的坚定决心,为各国在发展道路上提供有益借鉴、全新范式,从根本上筑牢中国可信的大国形象。
传递中国价值,塑造可爱的中国形象。塑造国家形象,离不开文化符号的运用。中华文化符号是具有丰富内涵的精神文化产物,能够展现中华文明的价值观念与独特魅力。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集中体现了我国鲜明的文化自觉意识与追求,是塑造我国国家形象的宝贵资源。要讲清楚中国是什么样的文明和什么样的国家,就要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
首先,要立足中华传统文化故事,从中提炼出更易于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标识概念,如“孔子”“长城”等典型意象,并提炼出中华文化中的道德判断、哲思追求等文化精髓,打造中华文化的国家品牌。其次,要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时代内涵,在对历史传承、风俗习惯、文化性格等文化元素与生活状态进行展示时,不仅要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深厚意蕴,还要兼顾世界人民的文化心理与审美需求,让知识摄取、审美体验自然过渡到文化理解、心理认同的层面,让国外受众对中国心生向往。最后,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方式,通过信息化手段、数字化媒体,促进舞蹈、绘画等承载中华形象的文艺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更有利于国外受众以感性的方式了解中国文化。博主李子柒的系列短视频、河南卫视《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作品在海外广受欢迎,都体现了新媒体在跨文化传播与塑造国家形象方面的显著优势,掌握好利用好这些技术手段和表现形式,必将有利于塑造更可爱的中国形象。
(作者:李庆云,系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