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理论方位

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理论方位

陈曙光

2024年11月11日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的理论方位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这一世界观方法论,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其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概括,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时代表达、中国形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方法、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时代表达、中国形态

“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在本质上是内在统一、高度一致的。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早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就开始关注“物质利益难事”。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他站在贫民的立场上,坚决捍卫贫民的物质利益。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阐明了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指出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把江山与人民统一起来,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原创性贡献,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的中国表达。

自信自立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规律的信仰与遵循。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在于,没有把对象、现实和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不同于旧唯物主义者,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自信自立来自对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主动把握,也来自对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我们党信的是真理,信的是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信的是人心向背。

守正创新是贯通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光荣传统。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一条主线。为了维护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同各种曲解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产生的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旗帜,在为人类求解放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守正创新,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守的是党的全面领导地位,守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道路和方向,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解答问题是理论研究的根本任务。什么叫问题?毛泽东同志说过:“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真正的理论是源自“问题”的理论。离开“问题”的理论,就变成了书斋之中的呓语,世界之外的遐想,时代之外的独白,注定缺乏改造现实世界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就是要求我们善于捕捉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现实矛盾和客观问题,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

系统观念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揭示,也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在普遍联系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在《哲学的贫困》里,马克思提出“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形成“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就是要求我们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

胸怀天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点的具体运用。马克思曾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他认为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是作为“世界历史性”的阶级和事业而存在的,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程度相一致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强调胸怀天下,关怀人类前途命运,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和活的灵魂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关键是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握其精髓和活的灵魂。“六个必须坚持”构成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部内容,贯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贯穿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创造的全部过程。

坚持人民至上,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根红线。比如,在发展问题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上,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在全面从严治党问题上,强调“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等等。中国共产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站在最大多数人的一边,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

坚持自信自立,是我们党在长期斗争中练就的精神气质,是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我们自己走出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谱写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始终站稳中国立场,坚守文化主体性,坚持走自己的路,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坚持守正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鲜明气象,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品格。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面向未来,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坚持“变”与“不变”的统一,守正与创新的统一,原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坚持问题导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的突出特点,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点。比如,我们党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等等,都充分彰显了鲜明的问题意识、问题导向,彰显了强烈的担当精神、斗争精神。面向未来,我们要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瞄着问题去、迎着问题上,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坚持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比如,在发展布局上,提出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强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强调“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党总揽全局的系统谋划和战略擘画。面向未来,我们要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是中国共产党世界使命的重要彰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突出特色。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前途命运出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提出正确义利观、全球治理观、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面向未来,我们要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新的贡献,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方法、根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六个必须坚持”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根本要求。

“坚持人民至上”明确了理论创新的价值取向。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坚持自信自立”明确了理论创新的基本立足点。社会发展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自信自立、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一百多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如今,我们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自信自立有了更为强大的底气。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

“坚持守正创新”明确了理论创新的重大原则。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明确了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坚持系统观念,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

“坚持胸怀天下”明确了理论创新的世界视野。马克思主义不是为了某个国家或民族的解放,而是为了全人类的解放;不是揭示了某个地区或社会的发展规律,而是揭示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世界历史视野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的根本特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实现自身理论主张的必然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形成了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标识的新时代世界历史观。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拓展世界眼光,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出中国方案,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中国贡献。

(作者:陈曙光,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科研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