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光子学研究院现任行政领导班子
书 记: 王 庚 主持研究院党总支全面工作。
院 长: 陈同生 主持研究院行政全面工作。
副 院 长: 杨思华 分管科研、应用研究与开发、实验室平台建设及对外交流工作。
副 院 长: 章春笋 分管人才引进、研究生招生、外事工作。
办公室主任: 吴燕燕 负责研究院日常管理、档案财务工作。
院办公室电话:020-85211438-8103
(二)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立足新兴交叉学科生物光子学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发展生命体结构与功能信息的光子学检测技术为核心,开展从基因水平、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到组织水平的多层次、多模式、全方位的无损、快速生物光子学诊断方法和检测技术,其研究内容涵盖了光学技术与生物医学、农学、环境科学等前沿交叉领域。
(三)主要成员简介(排名不分先后)
(1)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 刘颂豪 中国科学院院士
曾任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华南师范大学校长、广东省科协副主、中国光学学会常务理事等,美国光学学会Fellow。刘颂豪院士是我国著名光学家,首批博士生导师。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长春、上海和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从事光学和激光研究,是我国激光领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80年代建立我国第一个激光光谱学开放实验室,在非线性光谱学和光敏治癌机理研究中,取得多项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90年代初创建我国第一个激光生命科学实验室,在若干前沿领域中取得创造性成果。刘颂豪教授科研成果卓著,先后获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科院优秀成果奖、广东省自然科学奖等科技奖励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400多篇、出版专著4部。培养硕士生70名、博士生31名、博士后11名。200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邢达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支持,199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9年进入国家百千万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3)陈同生教授 院长
1964年4月出生,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光子学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主持国家863项目1项(230万)、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510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主持广东科技计划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以及其他省部级项目4项。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生物医学光子学、生物物理学、肿瘤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
(4)杨思华研究员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华南师范大学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生物光子学研究院 副院长,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激光生命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显微光声成像技术、光声窥镜技术及其生物医学应用与仪器开发。2016年获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主持国家科技部“863”青年科学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合作)、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产学研项目等。发表要SCI期刊论文6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6项。代表性论文有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SCI IF 16.35), Physical Review Letter, Small, Optics Letter, Appl Phys Lett等。在光声成像技术方面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013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发明类)二等奖 (2009年)、美国医学物理学会学术奖 (2008年)、中国光学重要成果奖 (2008年)。
(5)胡勇军教授
1970年生,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997年获中科院感光所(现理化所)硕士学位;2000年获大连化物所博士学位;2000-2003年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物理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3-2006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先后从事博士后和专职研究员研究工作;2007-至今华南师范大学任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SCI收录近50篇,在影响因子3以上的国际权威杂志(以J. Chem. Phys.和J. Phys. Chem. A为主)发表原创性研究论文近20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16篇)。Analytical Chimica Acta、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s、Chinese Optical Letters、中国激光、光学学报、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等杂志审稿人。
(6)章春笋研究员
1974年生,华南师范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8年获江苏石油化工学院热能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3获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热能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6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06-至今华南师范大学任职,主要从事微流控光学传感器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的研究;主持国家/省市项目6项;在国际权威期刊如Chemical Reviews (IF 52.613)、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IF 8.173)、Lab on a Chip (IF 5.995)等发表SCI收录论文40多篇;获省部奖项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十余种知名SCI期刊(如Lab on a Chip、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Analytical Chemistry、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等)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通讯评审人。
(7)贾丽教授
1970年生,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获兰州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学士;1996获兰州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博士;1996-1999年厦门大学化学系博士后;1998-1999年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1999-2005年汕头大学化学系副教授;2002-2004年日本兵库县立大学理学部日本学术振兴会博士后;2005-至今华南师范大学任职。主要研究领域:利用毛细管电泳中的样品在线富集技术成功地将毛细管液相色谱与毛细管电泳联用组成二维分离系统,分析了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的代谢组;研究了加压毛细管电色谱中的样品在线富集技术,对微液相分离技术中多维技术及在线富集技术的研究,有利于这些技术在代谢组学中对复杂代谢组的分析。在J.Chromatogr.A、J Sep.Sci、J.Chromatogr.B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被SCI收录论文50余篇。
(8)陈文利教授
1968年生,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级培养对象。1990年获安徽大学生物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1997年获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理生化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获华南师范大学光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至今在华南师范大学从事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及教学工作;2002年5月-2003年1月在德国国际生物物理研究所从事生物光子学的研究及在柏林自由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从事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实验研究(作为访问学者获DAAD资助);2012年1月-2013年6月去美国杜克大学从事植物抗病过程中自噬基因功能的实验研究;担任国际刊物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Luminescence,Human and Experimental Toxicology,Molecular Biotechnology等的审稿人。200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生物光子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的主要参与者(排名第四)。获得2004年“为了明天”双语教学比赛一等奖(校级),2006年的“为了明天”教学比赛一等奖的第一名(校级)。
研究人员简介请参考: